0%

2023高考游记

写在前面

坐标山西,考题是新课标2。

本人今年高二,通过报名中科大少创班获得的参加高考的机会,不出意外的话,明年会再参加一次高考。

Day -200 (2022.11.18)

报名!

可怜地只填了个二等奖上去。

感觉希望不大,不过川大似乎也有个类似的,这个过不了可以报那个。

Day -176 (2022.12.12)

芜湖,少创班竟然审核通过了!!

本来都没有报什么希望的,疫情寄不出去申请表都想要放弃了,结果还没等材料寄到,提交的线上报名单就已经通过了,明天缴费之后就拿到高考的入场券了。

像是回到了2019年暑假结束,那个得知自己可以去西安参加mssCTF决赛的晚上。

Day -165 (2022.12.23)

高考拍照确认,然而中科大发的报名证还没有邮到。

原来不是应届生就只能是往届生,所以我们今年属于复读生对吧,明年直接复读两年(

拍照完回家就阳。

Day -49 (2023.4.18)

高考体检。

色盲测试卡答案628。

视力出乎意料地好,5.0/5.1,本来以为要下5.0了。

嗅觉测试的那个酒精浓度好低,本来想说是水的,那个酒精味就一点点……

测肝功能早上不能吃饭喝水,本来以为会先测那个的,然后就可以吃东西了,结果拖到11点才测……

Day -30 (2023.5.7)

去石家庄参加少创班考试。(我到河北省来

车次 G628

显然这个考试和高考没什么关系,但还是得去图一乐。

数学一共五道题,发挥OIer传统——倒序开题。

结果做了5和4之后,发现3才是最可做的题,寄。

顺便一提,那个3题在之后学校的半月考里出了一道几乎一样的,都不知道是谁押中谁了

物理七道题,做完力学电学几何光学就开始玩最后一道原子物理,最后也算是推了个正确的式子。

右前方是个衡中的,穿着标志性的紫色校服,看见答题卡都写满了。

拿到了科大送的笔袋和文具,那个涂卡铅笔是真的好用。

Day -21 (2023.5.16)

高三模考。

本来以为是周四周五的,没想到是周二周三,而且是周一下午才知道的。

太好了,没有留给我们时间紧张。

语文头一次见到两篇小说,压迫感极强,还好作文好写。

数学不难,但是那段时间思维过于迟钝了,最后时间不够用,其实解析几何和导数都很简单,前面也错了不应该错的函数和解几选择。

考完去和高三对答案,去最强的那个考场,那个考场认识我的人还挺多,其实更希望没有人认识我的()

人生的第一场理综,时间分配上竟然没有出现问题,该写的差不多都写完了,应该是出题人给放水了。考完去和高三对答案很欢乐,竟然找到了我做对他们做错的题hhh。

英语题也许是个人差比较严重,也有可能是自己太菜了,阅读推进有点困难,A篇最难了,作文还考了个自然主题。

周五就出成绩了,99+89+106+178=472,大寄,少创班之耻了属于是

Day -1

晚餐时间去六层高三那里,碰巧他们就要离开学校了,在楼梯口挂了几个粽子,旁边竖了两个条幅,是头一次见到的“头顶满分粽,高考一定中”,年级组的老师看到我,还让我去顶一顶hh

另一边摆了一张桌子,放了一个本子和几支马克笔,是让大家签字用的,我既然都来顶粽子了,不如再签个字。

pCVfEJf.jpg

(hhh不知道写什么就写rp++)

Day 1

上午

语文。

考点设施很齐全,之前每次参加竞赛,都会有类似的安检,但这次莫名觉得自己从来没有被这么对待过。

可能是因为门口有人脸识别吧,本来以为是静脉识别之类的高端方法。但是考试要人脸识别+刷身份证的第一次见。

进入考场,本来以为那里的桌子会像外国语一样坑坑洼洼,还带了一卷胶带用来填坑。

现在发现只有外国语的高二还在用木制课桌。

没有想象中那么严格,印象中有老师和我们说过,高考时监考老师只能在特定的时间说特定的话,但是去考了才发现不是这样。

先发答题卡。

一眼就看到了选择题区域醒目的“ABCDEFG”,有种英语七选五既视感。

然后定睛一看,选择题ABCD竟然是竖着排的,还好它没有把四道题放在一起,不然相当容易填错。

选择题填涂的区域好小,感觉不如平常考试的答题卡大气。

竟然正反面都是两栏,大题没有画横线,不知道历年都是如此还是只有我们碰到了。

拿到试卷,先看了一眼作文,感觉好写,遂看默写。此时距离开始还有五分钟。

第一个是《伶官传序》,题型竟然是那种直接把前句的翻译摆在上面,感觉像是不知道怎么编情境了,只好放个翻译上去,出题水平不如平时做的默写题,基本是白给。

第二个竟然考了《临安春雨初霁》,高考前两天的晚上突然蹦出来了一句“素衣莫起风尘叹”,然后突然想不起来是哪首诗里的了,就查了一下,进考点前还想起了这事,没想到真就考这个。

第三个写了个《正气歌》,本来内心已经满是无端联想的“滚滚长江东逝水”了,还在想高考为啥会考这玩意,然后定睛一看,和这个没有一点关系,情境是月下的文天祥吟诵诗句,好像还说是前人的诗句,我就写了个“月落乌啼霜满天,江枫渔火对愁眠”上去。

也不知道这句诗从哪蹦出来的,我也没背过什么《正气歌》,这句诗也挺契合情境的。后来发现《正气歌》是文天祥的作品,我的天,这不会也要背吧,语文书上都没有的……看了一眼时间对的上,文天祥是南宋,《枫桥夜泊》是唐。要是写个南宋之后的诗就有意思了hh

开始从前往后写。前面做得比之前慢一些,二十多分钟才做完论述类文本,只给框不给画线很难受。

小说的两道题都挺活的,没见过,只是现在不太想得起来内容是啥了。

文言比较简单,好懂,基本是读完做的题。

作文好像写得有点跑,网上说主题是空间,我写的是宁静,而且感觉素材还是不太够。

回家路上查作文题,才知道我们是新课标2,不是全国乙了。

下午

数学。

去的时候坐出租车,拿着准考证和司机合照一张,就没有付钱,这就是所谓“国宝级待遇”吗。

进门之前先炫了一块士力架。

拿到答题卡照例看立体几何,琢磨了十几秒之后看到了一组平行线,判断为简单题。

拿到卷子之后就没有再接着看几何了,大致扫了一眼题,也判断不出来哪个简单哪个难,先看前面几道选择。

从发卷到打铃,做了三道选择,其实单选都比较简单,三角函数那个有点失策,本来想先化简一下再用量角器的,其实直接拿量角器和圆规画一个就行,耽误了两分钟吧。

解几选择题过定点差点被坑了。

多选难得没有压力,都做出来了,没有考基本不等式算是走运。

此时考试过去30分钟。

填空题也挺简单的,没有导数,解几很好算。

此时考试过去41分钟。

开始做三角函数大题,没想到直接就卡这里了,反反复复用了两次正弦和一次余弦才算出来,答题区域已经占掉了三分之二,遂放弃第二问。

此时考试过去55分钟。

数列在玩一种很新的东西,第二问的证明需要分奇偶讨论,挺麻烦的,写的时候还有点着急改了好几下,最后算是证出来了。

统计大题被排在了第三道大题的位置,题目背景是假阴性和假阳性概率的,之前看3b1b讲概率用的就是这个例子,可惜这题用不上(可能会对读题有些帮助?)。第二问是一个分段函数,算了挺长时间的,还算错了好几遍,计算能力不行呀。

此时距离结束还有不到40分钟,翻面做后三道大题。

其实感觉后三道比前三道简单,立几第一问和那对平行线没有关系,不需要什么空间感。

解几第一问也是光速过,条件都给完了,列个方程装个样子写个答案。第二问目测还行,虽然是个双曲线,但应该不算难的双曲线。

此时距离考试结束还有15分钟。

看导数,第一问不就是中科大考试的第4题吗,稍微修改了一下,原题是 xx36<sinx<xx-\frac{x^3}{6}<\sin x < x,高考是 x2+x<sinx<xx^2+x<\sin x < x ,解法大差不差,求个二阶导就出来了。本来就没有想着写第二问,遂写得比较飘逸,基本也没地方写第二问了。

还剩下十几分钟,返回去算了算统计大题的第二问,然后本来想做立几,但是发现建系之前还要证线面垂直,遂放弃,回去看选填。

也没看出来啥问题,到点交卷。

出考场还特意等了一下zjd,他说简单。我也和他说简单,我的感觉就是如此,现在想想大概是被选填迷惑了,前三道大题其实也不简单。

zjd说三角函数中点要用向量做,我说我用的是面积暴算,怪不得那么吃力。

没人接,回家本来想走上回的,不想坐车了,看了一下也就55分钟。

不过最后还是坐出租车回去的。

Day 2

上午

理综。

人生的第二场理综。

到了考点门口顺着门前排的队一路走到队尾,少说排了200m的队,大受震撼。

在门口看到了有个人在看数学,满脸疑惑。

早晨吃得少,炫了块士力架进考场。

监考老师和昨天的不一样,昨天上午和下午好像是一样的。

拿到考题,14页,先看生物选择。

开考前五分钟做了两道,第二道不太拿得准,感觉有些慢了。

生态大题竟然编得行云流水。

伴性遗传这不一眼就看出来的,为啥还要让我写原因???

哦豁,没有考基因频率,遗传超简单。

最后一道题也挺简单的,比模考简单。

此时距离考试开始34分钟。

开始看化学。选择有个结构拿不准,最后一道看了一眼直接放弃,其他没啥。

做化学选择的时候看到了旁边的原子物理,没忍住做了一下,一分钟没做出来快速回来做化学。

工艺流程不会推,前几个空就是在猜,还老觉得自己猜的是对的。

氧化还原方程式配起来真爽。

热化学白给,平衡就考了个简单的勒夏特列和分压平衡常数,竟然没有给公式。

结构竟然没有考数晶胞,就考了个什么计算Na的原子数,不难。

有机三分钟写完一半,不推路线竟然可以写出来一半,难道是看在我们第一届必须做有机的份上故意出简单了?这比我们平常练习题还水。

感觉化学和生物好多让写原因的……

开物理,考试已经过去95分钟。

原子物理最后还是做出来了,给了个eV有点迷惑,后来想起来库伦乘以伏特就是焦耳。

运动选择是个 W/x 图像,第一次见,有一点点计算量。

实验相当水,没有考测电动势和内阻,考了两个动力学实验可还行。最后一个g没算。

开大题,第一道题尽力把原本一行就能写完的东西扩写成三行,要不然看着太少了,就一个公式。

第二道大题好玩,算是整个理综最好玩的一道题了,算是个用比值求比值,用一些奇怪的算法算出来的,也不知道会不会扣过程,玩了15分钟左右。

此时距离考试结束还有15分钟。

第三道大题是个双杆,写了个第一问就跑了。

交卷。外面太阳好晒,坐车开窗户晒,不开窗户又没有风。

下午

英语。

中午没睡着,还好下午起来发现不困。

去的时候听说,高考期间考生可以预定出租车,这个司机两天就只接你一个人,算是出租车公司的惠民政策吧。

进考场,前面那个人背后写了个 “unitedful”,没有听说过有这个词,不是说不能穿带字的衣服吗……

最离谱的是左前方的一个同学,穿了个黑色衣服,背后全是字母,仔细看一眼,写的还是英文,数了一下有二十多行,每行十几个字母。看来穿这种带字的衣服也没人管。当然也有可能是因为这个字是写在后面的吧,真算作弊也是便宜了后面的人了(

卷子上的注意事项写着:“听力考试不计入总成绩,录取时会提供给高校参考”

答题卡上,第一篇作文竟然被拆成了两半,正面四行背面四行。

听力试音终于听到了久违的 International Friends Club 完整版,这几次校内考试都是放两句就结束的。

每次校内考试的听力感觉都是同一个人读的,可能是同一家机构出的卷子的缘故,高考听力的口音是不一样的,听起来比模考舒服,没有那种听多了耳朵疼的高频溢出。

听力第二个大题都有一定难度,有些地方听两遍也听不懂qwq

听力放了20分钟,算是短的了,结束之后我还真按照他的要求先涂了答题卡。

开笔试,高考基本是发下卷子就放听力,顶多看一眼作文。

A篇又是个旅游主题的,比高三模考的A篇简单多了。

BCD中规中矩,印象中没有让我纠结太多的。

七选五多读一读应该也没啥问题。

完形要读两遍,前几道题一开始做不出来,耗费时间长了一点。

语法填空有一个比较迷惑的,纠结了一会,先填了一个原型上去。

开第一篇作文,此时考试开始65分钟。

主题是给一个随机分组练口语的外教提建议,依然没有给具体的建议内容,只是说了“你觉得这样不妥”,传统艺能了。

我写这种提建议的作文好喜欢欲抑先扬,上来先说一段“我觉得你这个方法很好”。

铺垫就铺垫了三行,感觉有点写不下。

其实最后指出问题只写了一句,提建议也只写了一句。有点头重脚轻。

不过如果一开始就提建议的话,后面就不知道该写什么了,总比这样好。

行文相当流畅,竟然没有什么词穷时刻,20分钟就写完了。

此时已经过去85分钟,距离结束35分钟。

看读后续写,五分钟读完材料,有点懵。

视角是一个中学生,文学功底不太好的样子,但是能写出来让老师开怀大笑的故事,老师于是让他去参加故事比赛,我在写故事的时候收获了快乐,已经不在乎得奖了。就在我快要忘掉它的时候,消息传来了……

初看比联考的涂滑梯还抽象,但其实比滑梯好写。

抽象的部分主要是故事,给的材料中的主人公写的好像是一匹马的心声,感觉这个材料明显在传递一个信号——主人公写的故事其实是自己的心声。

不过我最后也没有把这个体现在我的作文里,有点可惜。

这个稍微有点词穷,尤其是最后在升华讲道理的时候,不过也不严重,想一会也能想出来。

最后的主旨是文学创作中感情与主旨最重要,文笔(也就是主人公不擅长的地方)是其次的。

交卷前把那个语法填空改了,wish 改成了 wished。交卷。

出考场,太阳还是挺晒的,但是远不如中午那会热了。出门看到了一班家长拉的横幅,有点惊喜。

凑了凑热闹,听他们闲聊了一会就走了。

不想坐车了,走回家,走了50多分钟。

路上路过蜜雪冰城,买了个甜筒,记得中考的某一天也买了一个。

晚上找答案,只找到了数学的,对了一下。选择全对,填空错了一个,统计大题第二问算了好长时间也算错了,有那时间不如去做立几。预估 [100,115][100, 115]

其他答案没有找见。

Day 3

物理最后一个选择真的是选两个!!好像只有我和x同学对了,我们班的两位都觉得肯定选三个hhh

Day 4

听英语老师说,那个语法填空是 had wished,貌似无人生还。

Day 5

物理看了一下答案,选择竟然全对了,实验扣两分,最后一道大题第二问没有做,再加上可能有过程分,预估 [85,95][85, 95]

后记

看了一下隔壁zjd的博客,再看看我自己的,虽然说已经好长好长时间没有更新了,但是“好像”也没有什么坑没有填。

时间长没有更新的一个主要原因,或者说是影响吧,是因为我换电脑了,而博客的源代码放在我的旧电脑上,迁移听上去还挺费劲的,不过也就花了不到一个小时就搞定了,现在它在我的服务器上,应该还算稳定。

一个充实的学期要接近尾声了,学期的明线是竞赛和高考,暗线是服务器的搭建调试和迭代,中间基本上没有歇下来的时间。

高考结束之后没有想象中的欢呼,倒是门口有给孩子送花的,不过远没有我想象的热闹。

我们在考前,无论是小学,初中,甚至是高考前一年,接收到的有关高考的信息,和真正的高考出入还是相当大的,而许多地方只能自己感受,这篇游记虽然点出了一些和我想象中不同的地方,但还是远不如自己去考一次。

高考结束也就意味着我们成为高三生了,各位可以提前预定一下2024高考游记(